如果谈论数字货币,最先想到的一定是BTC,BTC牢牢的占据了数字货币的榜首地位,如果和别人谈论BTC,第一个概念应该是挖矿。数字货币有多火爆,挖矿的市场就有多热闹,因为想要得到数字货币只有两种方式,购买或者挖矿。
以BTC为首的众多数字货币都是通过挖矿所产生的,所谓的挖矿,就是利用电脑芯片的计算能力进行哈希碰撞,只要你能够比别人更快的求解,那么你就获得了区块的记账权,即得到了区块的奖励。因此这个过程被大家形象的称之为“挖矿”,而挖矿,自然少不了矿机。
BTC已经诞生了近10年,现在的挖矿难度很难想象。2009年的那一部分极客,使用普通的电脑一天挖出几十上百个BTC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你当时有先见之明,到现在至少也是千万级别的富翁。

现在,你再想用自己的电脑去挖矿,即使是最牛逼的配置,也可能几年不会挖出一个子。个人电脑的运算速度大概是每秒进行60万次计算,什么?看起来这个计算量很大是吧,但是想要凑出一个解密的数字,可能性是2的72次方分之一,它大约是4.7万亿亿分之一。也就是说平均要进行4.7万亿亿次计算,才可能计算出这个数字。这也就意味着,要是用普通电脑计算,平均要花一千万年才有可能解出这个数学题。
当然,这是一种概率计算,不排除有的人就是人品超级爆炸性爆发,只算了几次就中了4.7万亿亿分之一概率的奖呢?
个体挖矿的时代其实早已结束了,正是因为挖矿的难度越来越大,算力成本越来越高,过低的中奖概率促使一些极客开发出可以将少量算力合并联合运作的方法,使用这种方式建立的网站便称为“矿池”。矿工们可以根据自己贡献的算力来平均分配比特币奖励,业内形象的称之为“组团打怪”。
挖矿的五个时代
1、CPU挖矿,最初的时候,一台普通电脑利用CPU即可挖矿,早期参与人数极少,所以即便是最普通的CPU,也能得到挖矿的奖励,BTC创始人中本聪也是利用电脑的CPU挖出的第一个区块。
2、GPU挖矿,而后的1年中,出现了GPU挖矿,使用GPU挖矿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许多极客开始DIY显卡矿机,这就是最早的矿机雏形。
3、FPGA挖矿,后来又出现了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矿机,它是使用FPGA芯片作为算力核心的矿机,它存在的时代很短暂,大概就半年的时间。虽然它的算力性能不占优,但功耗要低很多,综合功率比很高。
4、ASIC挖矿,随着ASIC(专用集成电路矿机)矿机的出现,FPGA矿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因为ASIC创造出来就是为了挖矿的,除了挖矿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它的专业性和功能性自然是不用说了。
5、集群挖矿,到现在就是大规模的集群挖矿,就是群体抱团取暖,矿工们将自己的矿机集中起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矿池和矿场了。

硬盘挖矿——新的机遇
对于后入场的矿工来说,挖主流币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太高了,所以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新的挖矿方式——POC硬盘挖矿。
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证明是一种类似于POW工作量证明的共识算法机制,POC共识机制中的节点通过提供硬盘容量证明来获得区块奖励。相比于POW机制,POC的模式能避免POW模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简单来说,POC共识机制是区块链行业的创新型共识机制。
与BTC挖矿进行算力比拼不同,POC挖矿比拼的是硬盘容量。而硬盘的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得,每个人都可以购买一块硬盘参与挖矿,POC硬盘挖矿的出现,无疑为后入场的矿工们提供了新的机遇。
#硬盘挖矿#